临淄中学举办“淄博市青少年“蒲公英”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中科院科学家科普进校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前沿科技,市科技馆、临淄教体局邀请中国科学院专家到我区开展中小学蒲公英科普大讲堂活动。2020年11月10日上午9点,临淄中学中学一号报告厅,高一级部2400余名师生参加了潘习哲教授题为《航天遥感与现代战争》的报告会。
蒲公英科普大讲堂
潘习哲
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究员。原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曾任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卫星)地面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国家减灾委减灾卫星办公室专家组组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战略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我国第一座遥感卫星地面站从筹备、建设到运行的全过程。任站长期间与多国遥感卫星运行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较为了解国际航天遥感发展状况。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蒲公英科普大讲堂
《航天遥感与现代战争》
在我国的上空,有很多只眼睛每天都在窥视着我国大地;侦察卫星就是那一只只愉窥的眼睛:现在的卫星侦察可以识别迷彩伪装,可以透过夜幕看到军队部署,可以监视导弹发射和植设施;在现代战争中,航天遥感不仅用于战略战术侦察,还是实施精准打击和掌握战争主动权不可或缺的手段:航天遥感与现代通信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石。
蒲公英科普大讲堂
报告会是遥感技术和与现代战争漫谈,同学们通过潘教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讲解,懂得了有关遥感技术的初步知识,对此有了大概的架构,明白了尖端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开发难度,激发了同学们努力成为一个博学的,能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的决心。在潘教授的报告中,同学们感受到科研人员的爱国情怀,同样也为我国能够迅速发展,攻克多项尖端技术而骄傲: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在一线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研发人员,如今大家的生活才能变的如此便利与安全。
通过报告,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同学们表示,作为一名中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多思考,勤动脑,不怕失败,锻造过硬本领。树立科学理想,提升责任感与使命感;感悟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进行科学实践,将所学化为所用,让科技梦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