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课后延时服务2.0版让“好事”更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课后延时服务是淄博教育解决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动教育从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推行,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但是,这项工作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临淄区教育部门坚持有解思维,坚持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往哪里用力,该局推行的课后延时服务2.0版,让“好事”更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课后延时服务是淄博教育解决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动教育从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推行,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但是,这项工作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临淄区教育部门坚持有解思维,坚持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往哪里用力,该局推行的课后延时服务2.0版,让“好事”更好。
课后延时服务:
基础+自主+拓展 不仅仅是看管
在有些家长眼里,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就可以。“课后延时服务不止于‘看管’,也不限于‘作业’,而是要重在全面‘育人’。”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成刚表示,该区因校制宜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打造了“基础+自主+拓展”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即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并着眼学生兴趣培养,帮助学生掌握1项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效整合校内、社区优质资源,开展参观、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如临淄区玄龄小学开设了身体素质、文化素养、艺术审美、劳动实践、科技创意5大类33门课程。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教育事业服务中心主任于莎介绍,该区自2017年起就在全区探索推进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去年起区政府每年投入200余万元落实生均每年80元的课后延时服务经费,今年在服务质量、内容和师资上全面升级,课后延时服务参与率达到了83.2%,其中主城区学校参与率达到了90%。
统筹安排、排忧解难
实行课后延时服务以来,很多老师也担心自己的孩子放学了谁来接?记者了解到,针对教师子女接送难问题,临淄区各学校都积极寻求符合学校实际的解决办法。如太公小学、晏婴小学等学校实行组团接送、专人看护,还有的学校通过教师轮班、换班等措施,让教师既能休息身心,又能兼顾家庭和工作。临淄区齐陵中心小学教师贾腾飞说,该校共有7名老师的孩子在齐陵中心幼儿园上学,学校为此协调专车把孩子们接来,并腾出一间舞蹈室作为游戏室,安排值班老师领着一起做游戏。
与此同时,各学校积极探索将课后延时服务生均经费纳入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由学校根据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工作量和质量进行发放,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区小学在岗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率达85.7%。
家长不能按时接娃怎么办?
借助社区资源再延时
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后,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等特殊情况,还是不能按时来接孩子,临淄区部分学校借助社区力量解决了难题。
临淄区遄台小学与勇士社区联系,值班教师在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结束后及时将学生送到勇士社区学生托管中心,由具有资质的社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看护,并参加社区丰富的社区实践课程。
在临淄区,还有部分学校正在积极对接联系社区资源,探索课后延时服务再延时,通过与社区密切联系、无缝衔接,充分满足家长二次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353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提供率达100%,其中有课后延时服务需求的学校共304所,接受课后延时服务的小学生数达124744人,实现了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零拒绝。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对各区县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进行督导,定期对各区县和学校延时服务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新学期开始,我市推出了课后延时服务措施,家长们不再担心孩子放学没人接,孩子在学校就能写完作业,还有精彩好玩的社团活动。两个多月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教育局及区县教体局采取多项措施推动这一惠民行动,把“解难题”落到实处,特别是临淄区推出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2.0版——家长超时接娃,社区课后延时服务来接力,帮助教师解除了值班之忧,这一做法让“好事”更好。
师资、安全不容忽视:
除本校师资外,临淄区还积极探索通过第三方购买引入退休教师、家长志愿者、民间艺人等,不断扩充课后延时服务师资力量,并利用微警务平台等方式把好入口关、监管关,目前该区共有11所学校、30名外聘教师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中。
临淄区稷下小学与辛东社区共同开展二次延时服务,社区内的图书室、影音室、乒乓球室、舞蹈室等设施弥补了学校部分设施的空白,社区“五老”志愿者也为学生提供集健身娱乐、艺术学习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课后延时服务。
原标题:《临淄课后延时服务2.0版让“好事”更好》
编辑:未知
相关文章:
